李德仁院士是国际著名地球空间信息专家。在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理论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为我国成为世界本领域三强之一做出了重大贡献。80年代,主要从事测量误差理论与处理方法研究
长期从事微生物代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主攻放线菌遗传学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化学生物学。研究领域涉及DNA复制调控、限制和修饰系统,微生物代谢途径,代谢工程及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化学,非天然抗生素药物
主要从事棉花纤维发育功能基因组学和拟南芥转录调控因子研究,取得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成果。首次展开棉纤维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大规模克隆分离工作,筛选鉴定了778个棉花纤维特异表达基因,建成具有国
从事地理信息理论和几何遥感基础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面向对象地理信息系统模型与方法,成为当前主流技术,本世纪初系统地提出了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理论与方法,研发出多源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Ge
在兰州大学生物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室,美国Emory大学细胞与发育生物学专业分别获得学士(1987)、硕士(1990)和博士(1995)学位;在美国Tularik公司David Goeddel实验室完成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2016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20年当选为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学术带头人(2014年)及“科学计算与机器学习”
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在径流形成与转化的时变非线性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系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水文非线性系统识别理论与方法,解决了如何求解降雨径流非线性响应关系的难题;发现了受控于土壤湿度、降
徐红星,1969年5月生,江苏灌云县人,201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首页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首页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中高层大气理论、观测与实验综合研究,多年来他坚持针对学科前沿问题,独立自主研制了系列激光雷达观测系统,车载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上首
长期致力于核酸化学生物学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分子对核酸结构的识别及其功能调控研究、基于核酸化学技术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通过小分子对核酸结构的识别和功能调控,开发核酸靶向药物分子和重大疾病